丁肇中教授访问山东大学新闻发布会举行

作者:孙锲 车慧卿 时间:2018-07-08 点击数:


[本站讯]7月7日上午,丁肇中教授访问山东大学新闻发布会在中心校区举行。校长樊丽明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发布会上,樊丽明对丁肇中教授第十次访问山东大学表示欢迎。她介绍了近年来山东大学参与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的基本情况,表示2004年至今,山东大学先后有近60人在欧洲核子中心、意大利航天局航天观测中心、欧洲航天技术中心工作,为AMS探测器的建造、监测和数据分析作出了积极贡献,为AMS实验的成功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参与AMS项目对山东大学尤其是热科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山东大学将继续积极参与、支持AMS项目研究,力争发挥更大作用。希望与丁肇中教授共同努力,在学术合作、科研人员交流以及学生培养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推动开展更广泛的实质合作。根据AMS项目需要,山东大学还计划派出物理学科特别是粒子物理方向的学者、博士研究生参与项目组,从事暗物质的探测和寻找工作,积极贡献山大力量。

丁肇中教授介绍了AMS项目进展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表示山东大学设计、制造的热控制系统为AMS项目顺利进行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没有山东大学热工程,AMS就不会存在。另外,他指出,AMS项目实验精确度非常高,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理论物理学家可以系统地解释项目结果,或许要过一段时间人类才能了解宇宙线的来源,这些结果对了解宇宙来源非常重要,这也是山东大学对人类知识的一个重要贡献。他表示,今后将邀请更多山东大学学者、学生参与AMS项目工作,希望山东大学可以作出更重要的贡献。

山东大学副校长程林出席发布会。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桑晓旻主持发布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中央、省市各级重要媒体、网络及新媒体等近30家媒体的记者参加发布会,并就AMS项目最新进展、山东大学在AMS项目中发挥的作用、双方今后合作重点等内容提问。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国际事务部、物理学院、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AMS项目组成员参加发布会。

发布会前,樊丽明会见了丁肇中教授夫妇。丁肇中教授全面详细地展示了AMS项目的发展历史、科研成果及未来规划,特别介绍了山东大学科研团队在AMS项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欢迎更多山大优秀学者、学生参与到AMS项目中来。樊丽明表示,山东大学将继续全力支持师生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参与AMS项目,加大人员派出力度,发挥山东大学基础研究优势,为共同探索宇宙奥秘作出贡献。

发布会前还举行了AMS项目合作工作会谈。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主持会谈。丁肇中教授对山东大学热科学团队对AMS项目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希望山大科研团队将来能够开展数据研究和分析工作,表示这将为人类未来进行长距离太空探索提供重要的科研依据。会谈中,双方共同回顾了山东大学参与AMS项目实施情况和取得的合作成果,深入讨论了下一步的合作计划,并就科研合作、人员交流、博士生联合培养、实验室建设等进行了交流。山东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部、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事务部、热科学工程与研究中心、物理学院、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教授代表参加相关活动。

7日下午,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会见了丁肇中教授。丁肇中教授介绍了AMS项目及山东大学参与情况,谈了自己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和体会,表达了对山东大学发展的美好祝愿。郭新立介绍了前不久召开的山东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情况,表示学校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党代会制定的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他介绍了党代会确立的重点战略和主要任务,表示学校一直高度重视热科学研究在内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希望丁肇中教授继续关心关注山东大学发展,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基础研究等方面予以支持。

AMS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计划之一,也是国际空间站上唯一的永久性科学实验装置,其科学目标是探测宇宙中是否存在暗物质和反物质。到目前为止,AMS项目已经历时16年,耗资21亿美金,先后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科学家参与研究。AMS至今一直稳定工作,已经采集了超过1190亿个宇宙线数据,远远超过了过去一百年人类采集的宇宙线数据总和。AMS将在太空运行超过20年,采集数千亿宇宙线数据,从而以前所未有的超高精度,探索暗物质与反物质的存在。

山东大学于2004年3月参加AMS项目,由程林教授任AMS热系统总负责人,全面负责AMS热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与实验,历时7年完成了在国际空间站上运行的粒子探测装置AMS的热系统,解决了太空粒子探测的关键工作条件保障问题。程林教授领导了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瑞士苏黎世高工、美国宇航局等不同单位的三十多位科学家共同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利用周期性大温差变化和大热容介质传热动态响应特征保持探测器温度平衡的新方法,设计了一种既具有较强的传热能力、又具有较大蓄热能力的特殊结构的散热板,使AMS系统中的配电、电子及各探测器在运行过程中的热量能够实时散出;同时,空间站面向太阳时散热板吸收热量,提升了整体温度,又使散热板成为一个热源,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散热以及温度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解决了阿尔法磁谱仪在国际空间站环境下运行的关键问题。自AMS被安放在国际空间站以来,山东大学在程林教授带领下,连续不断地记录和监控AMS在国际空间站上的运行情况,承担了热控系统94%的运行控制任务,并将获得的原始数据用于传热学和热力学的研究。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根据太空运行的实际数据,修正和新建了热控制模型,满足了国际空间站以及AMS实验各种严苛的需求。通过在国际空间站上的运行,AMS成功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极端条件的考验,为大科学仪器空间运行的热控制方法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Copyright © 2019-2020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高等技术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